• 首頁
  • 產品
  • 服務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  
    • 首頁
    • 產品
    • 服務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首頁
  • 產品
  • 服務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  
    • 首頁
    • 產品
    • 服務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高爾夫數據定義及意義

學習高爾夫數據是高爾夫能力提升的快速法則

高爾夫數據概述

高爾夫運動經由不斷地發展及演變,從傳統揮杆姿勢教學理論及教練經驗傳承,經過科技設備的創新,如今的高爾夫運動已經進入以科技為核心,數據為導向的跨時代競技運動,在科技裝備不斷地推陳出新當下,如何學習及跟隨科技裝備所帶來的新觀念新知識,讓所有從事高爾夫運動的無論是教練球員或是裝備商,都是當下最重要的課題,由美國FORESIGHTSPORTS於2016年推出的高速攝像產品GCQ,由於其具備全球高爾夫高速攝像最高每秒6000幀數,因此自推出以來佔據全美包括球具製造商、球具工坊高爾夫學院近90%的市場佔有率,而近90%以上的冠軍球員及優秀球員也都是通過FORESIGHTSPORTS的設備進行精准訓練,美巡賽上近三年來越來越多的球員因為使用FORESIGHTSPORTS旗下系列產品,在賽場上顯著的提升成績,那麼為什麼在全球的市場有著16000多的FORESIGHTSPORTS用戶,唯獨美國的球員一直在美巡賽上獨領風騷,這就不得不說美國的FORESIGHTSPORTS用戶多了一項對設備的運用學習課程,這個課程包含對FORESIGHTSPORTS設備上的數據定義瞭解,更重要的還有數據應用基礎課程,其中包括高爾夫球界大名鼎鼎的布奇.哈蒙以及英國鬼才教練馬丁.霍爾,也都一致推崇FORESIGHTSPORTS旗下產品尤其是GCQ四眼高速攝像監測器,這兩位世界頂尖的教練將自己多年的經驗結合GCQ的精准性能,衍生出了數據定義及課程,將GCQ從工坊檢測的專業硬體提升到球員訓練工具,據國外高爾夫雜誌統計自2020在賽場上GCQ球員使用率約為10%,而到了2024年賽場上GCQ球員使用率居然達到90%之高,這就足以說明專業設備需要的是將功能轉化給使用者,而對於專業設備大多數都是有能力購買,應用能力卻連10%都不到,我們在大中華區已銷售近13年FORESIGHTSPORTS的產品,通常購買客戶都是學院院長、高爾夫教練、高爾夫工坊、球具製造商、高爾夫職業球員、青少年培訓選手、業餘愛好者,在這些客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不了解FORESIGHTSPORTS能做什麼,幫助教練解決球員什麼問題,能幫職業球員解決什麼問題,接下來我們將一起探討高爾夫數據的奧妙,今年2025年臺灣富賽運動科技有限公司將全力推廣GCQ高爾夫數據定義及數據運用課程,並在全臺推出加盟數據檢測地點,歡迎並期待高爾夫運動的任何成員蒞臨指教!

學習高爾夫數據入門前知識

硬體設備-為了讓大家更瞭解高爾夫數據,首先我們需要瞭解目前市場上有哪些針對高爾夫數據運動偵測的設備,以及各種設備工作原理,高爾夫數據硬體偵測設備有以下兩大類;

兩大類

1. 揮杆運動姿勢設備

主要是以圖像獲取球員揮杆過程所形成的各項人體數據,細分為旋轉能力、運動角度、移動穩定值,獲取硬體為攝像設備,攝像設備的定義為1000FPS/S以上即為高速攝像,早期的圖像採集如V1軟體主要是採集球員揮杆視頻,通過視頻瞭解球員揮杆模式,由於每個人體型不一致以及使用球杆不一致,因此需要通過教練有足夠經驗來發現球員問題,中期增加了輔助器材及更高FPS攝像設備獲取球員更精准數值,如K-VIST等穿戴設備,利用設備上的感測器獲取球員身體在揮杆過程中的旋轉及移動數值,但是由於價格不菲且穿戴過程較為煩瑣,因此近幾年逐漸消失在大眾視野,如今隨著科技進步揮杆運動中的各項數據已經可以透過手持移動設備進行採集,由AI演算法計算出人體揮杆過程的各項數值,如北京某科技公司出品的AIGOLF,通過大量國內外職業運動員揮杆視頻的採集,讓用戶進行揮杆對比學習,讓球員可以快速直觀地瞭解自己揮杆的差異,透過AI分析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提升球員的揮杆模式,而另一款由韓國推出的SPORTSBOX AI則將揮杆採集的模式更科技化了,利用移動設備進行2D採集,經由AI演算法完成3D揮杆模型,進行360度可視化揮杆的觀察,對於球員揮杆無死角地呈現給球員及教練,在高爾夫視覺設備應用上跨越了非常大的一步,雖然這些科技設備的出現對獲取揮杆問題得到了快速的幫助,但是對於高爾夫運動來說僅僅是解決了三分之一的事,每一次的揮杆需要對應一個最終好的結果,一個好的結果需要球員有匹配的球杆,與結果相符的揮速及路徑,一顆與球員揮速吻合及飛行穩定的高爾夫球,當然我們也需要一點點好運氣!所以如果一味地追求揮杆動作的完美是無法成為一個優秀的高爾夫運動員,所謂的揮杆教科書只不過是當你功成名就時別人給的錦上添花,試想再完美的揮杆沒有冠軍加持那就是一個擺拍架子而已,對於初學者是需要一些進入高爾夫時學習的框架,對於一些已經在高爾夫運動中一段時間的球友,發現一個適合自己舒適的揮杆更應該是這項運動的真諦。

2.揮杆運動裝備監測

由於揮杆過程上杆約為0.8秒~1.2秒,下杆約為0.21秒~0.28秒,我們的肉眼是無法在這麼高速的條件下發現問題,而高爾夫球球速更高達180英里每小時甚至以上,因此需要高幀率硬體的攝像機鏡頭,才能更精准地獲取揮杆時出現的問題,目前市面上一般娛樂型高速攝像模擬器幀數(FPS)約320~960左右,專業級高速攝像模擬器需要5000以上的幀數(FPS),高速攝像模擬器設備數據通過發射視窗得出,如杆頭速度、球速度、初始角度、起飛角度、旋轉值、距離等等數值,業級高速攝像模擬器能採集更多且完整的數據,如攻擊角、杆面對應路徑及目標、杆面撞擊點、杆頭三維角度等等,但是由於硬體本身功能先天條件不一,因此對於數值精准及真實性產生比較大的偏差,尤其是旋轉值,如後旋轉值及側旋轉值,因此在考慮購買高速攝像模擬器時一定要清楚自己使用的目的,若是當健身運動娛樂型模擬器足夠使用,但是要想瞭解自己高爾夫無論是球杆或是揮杆問題,對距離及方向控制問題,那麼就一定要選擇高幀率的專業高速攝像模擬器,這樣才不會徒勞無功,費時又費錢。

紅外線

紅外線工作原理-紅外可視化技術將紅外熱像成像轉換為可視的圖像,以便於觀測和分析,

目前市場設備SKYTRACK/SQUARE。

優勢-價格低

劣勢-數據不完整

雷達系統

雷達工作原理-雷達設備發射多普勒雷達波,參照物體體積中心進行移動時利用反射速率進行追蹤,有些雷達系統還需要紅外線和熱成像作為旋轉輔助測量,在室內使用時必須使用帶晶片的高爾夫測試球才能獲取精准的旋轉值

優勢-戶外追蹤及物體運動條件精准,但加入自然條件並非球員擊打結果

劣勢-無法精准測量物體旋轉值及杆頭三維角度,當物體脫離雷達波範圍丟失訊息,室內使用需借助輔助器材計算結果。

目前市場設備

R10/FlightScope/FullSwing/Trackman

高速攝像系統

高速攝像工作原理-利用高速攝像抓取能力捕捉一定距離內物體移動及變化,由處理器計算產生物體速度及旋轉值,不同的抓取方式及偵測能獲得不同的參數組,每一組數據需搭配兩個攝像頭進行計算,目前大多數高速模擬器都是兩個攝像頭,主要偵測發射視窗b點到c點也就是高爾夫球的起飛數據,這部分約產生14個偵測數據,目前最完整的4個攝像頭的高速攝像設備是GCQ,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偵測出完整的12個杆頭數據的高速攝像設備。

優勢-可偵測高爾夫球旋轉數據,數據不受自然條件影響,能有效訓練球員室內及室外的一致性及穩定性。

劣勢-光學設備對光源有一定影響,在戶外對於測量有時會出現杆面反光影響結果精準。

高速攝像偵測區域認識

吸頂式兩眼高速攝像-大多數偵測設備位於球員上方或後上方,發射倉偵測區域位於球位與目標區之間,通常為長度約60CM,高度50C,寬度45CM發射倉,當球被球杆撞擊後進入發射倉時此為B點,當球通過發射倉時此為C點,通過高爾夫球B點進入時至C點離去計算出球速度、起飛角度、初始方向、旋轉值等最終計算出峰值、下降角度、落點及最終距離,目前韓系或中系產品大多屬於此類。

四眼高速攝像-除與兩眼高速攝像具備對發射區域數值偵測能力外,四眼高速攝像最重要的是偵測出球杆在運動過程的數值,這部分是球員與球杆條件所產生的重要數據,也是唯一能解決高爾夫運動出現問題的最重要依據,高速攝像監測器目前市場設備,GCQ偵測區域僅14英寸,當高爾夫球放置擊球區域時,四個攝像頭其中兩個使用紅外光源鎖定球與杆頭前方約7英寸區域,當杆頭進入偵測區域時撞擊瞬間另兩個攝像頭進行交付工作,獲取球後方約7英寸運動圖像進行分析,並完成運算得到本次揮杆的34個數值。

美國系統

FORESIGHTSPORTS產品QUADMAX/GCQ/GC3/FALCON

韓國系統

GOLFZON/KGOLF/SGGOLF/BRAVO/GOLFSWING

大陸系統

GREENJOY/如歌/ITRACK/PGM

其他高爾夫偵測設備

推杆TRACKER

上海IPUTT/青島西塔THETA PUTTER TRACKER/德國PUTTVIEW/SAM PUTTLAB

重力板監測設備

青島西塔THETA T-MOVE/SMART2MOVE/BODITRAK/PGM/Swing Catalyst

人體監測

K-VEST 3D/HACKMOTION

揮杆視覺AI

AIGOLF/SPORTSAI

揮杆資訊捕捉

FOCUS

以上是目前市場上主要的一些關於高爾夫運動方面的監測設備,所有的設備是不是精准主要在於設備本身的硬體條件,而硬體最重要的工作只是檢測出問題以及揮杆過程中模式的一致性與穩定性,對於檢測出問題如何解決才是核心,硬體偵測產生的數據需要非常多的臨床論證才能快速判讀問題,並精准地設定解決方案幫助球員完成進步,我們希望通過數據課程的推廣,能夠幫助更多的球員解決高爾夫運動所碰到的問題。

GCQ

高速攝像監測器

GCQ同時具備球杆偵測區及起飛監測區完整數據的高速攝像設備,GCQ目前在全世界有超10000名以上的用戶,幾乎每一位美巡賽的冠軍球員都是GCQ的使用者,關鍵原因就是從2016年面市以來GCQ經過了無數的場地測試及模擬測試,以其高達6000FPS的偵測硬體所檢測出來的數據,得到了這些優異的球員及教練信任,GCQ也是目前所有高爾夫偵測設備唯一能讀取杆頭三維角度的高爾夫偵測設備。

GCQ高速攝像監測器的高爾夫數據

GCQ總共分為4大組34個數據

球杆數據

(CLUB DATA)

1. 杆頭速度CLUB SPEED(MPH)

2. 攻擊角度ANGLE OF ATTACK(DEG)

3. 揮杆路徑CLUB PATH(DEG)

4. 路徑對路徑PATH TO PATH(DEG)

5. 路徑對目標PATH TO TARGET(DEG)

6. 水準撞擊點HORIZONTAL IMPACT(MM)

7. 垂直撞擊點VERTICAL IMPACT(MM)

8. 杆動態傾角DYNAMIC LOFT(DEG)

9. 杆面水準角LIE ANGLE(DEG)

10. 杆面旋轉軸F-AXIS(DEG)

11. 三維關閉率CLOSURE RATE(DPS)

12. 揮杆效能EFFICACY

起飛數據

(LUNCH DATA)

1.球速度BALL SPEED(MPH)

2.初始方向LUNCH DIRECTION(DEG)

3.起飛角度LUNCH ANGLE(DEG)

4.側旋轉值SIDE SPIN(RPM)

5.後旋轉值BACK SPIN(RPM)

6.綜合旋轉率SPIN RATE(RPM)

7.球飛行角度SPIN AXIS TILT(DEG)

飛行數據(FLIGHT DATA)

1. 落點CARRY(YDS)

2. 總距離TOTAL(YDS)

3. 峰值高度PEAK HEIGHT(FT)

4. 距離目標OFFLINE(YDS)

5. 總計距離目標TOTAL OFFLINE(YDS)

6. 偏離CURVE(YDS)

7. 下降角度DESCENT ANGLE(DEG)

群組數據(GROUP DATA)

1.距離分散面積DISPERSION(SQ YDS)

2.前後差值RANGE(YDS)

3.左右差值SPRAY(YDS)

4.落點分散面積ACCURACY(SQ YDS)

5.前後差平均值RANGE CONS(TDS)

6.左右差平均值SPRAY CONS(YDS)

7.杆面撞擊面積IMPACT POINT CONS(SQ MM)

8.距離目標差值DISTANCE FORM TARGET(YDS)

學習高爾夫數據兩個重要觀念

1. 高爾夫數據沒有絕對值,檢測數據的目的是讓球員瞭解自己的揮杆模式效率如何,以及球員目前使用的球杆匹配度如何

2. 所有的數據因人與球杆而產生變化,舉例來說某球員一號木杆後旋3500RPM,起飛角度19度通常會認為太高,但是出現在杆頭速度超過120MPH的球員身上落點可以達到290YDS也是沒有問題的,只是邏輯性距離及效能不是最大化,因此作為數據師需要以客觀的角度判讀

學習高爾夫數據的思路

作為一個合格的數據師要瞭解數據產生的關聯條件,在高爾夫運動每一次揮杆過程中會有球員揮杆時產生的球員能力數據,球杆運動過程產生的球杆性能數據,高爾夫球撞擊後產生的旋轉數據,飛行過程產生的浮力數據及最終的結果數據,因此對於球員的揮杆模式所獲得的能力數據需要瞭解,對於球杆所具備性能的數據要瞭解,對於高爾夫球的設計條件所產生的彈力差異及風阻原理要瞭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認識各個領域的數據環節

球員-球員拿起球杆啟動上杆主要產生身體扭力,通常是以膝關節、腰胯、肩部三個旋轉軸,當手臂手腕開始帶動球杆並引導肩旋轉軸向上移動時,腰胯以下不隨著旋轉,可以感受到肩部下側帶來的強大扭力,當腰胯隨著肩旋轉軸旋轉時可以感受到腿膝帶來的強大扭力,所有的旋轉軸角度依次為肩大於腰胯,腰胯大於膝,角度參考值為肩70~110,腰25~35,膝5~15,旋轉角度因年紀、體型會有所不同,但最重要還是以舒適感不影響穩定為前提,下杆過程主要是維持上杆過程所產生的扭力,直到杆頭進入撞擊區時自然釋放出扭力完成撞擊,下杆時產生杆頭的重力加速度及杆身扭力是製造擊球能力的重要力量來源。

球杆-球杆主要由杆頭、杆身、握把組成,握把要求合適、舒適、穩定,杆身為重要力量來源,杆頭材質分為鍛造及鑄造,鍛造手工多一些,鑄造用設備多一些,杆頭款式共分為凹背式、中空式、半刀背、全刀背,各款式不同產生的彈力值不同,由於廠商多以追求距離為銷售賣點,因此近幾年來多數推出凹背式及中空式球杆為主,如XX10、P770、P790、PXG等,杆頭角度由傾角(LOFT)、著地角(LIE)、杆面軸(F-AXIS)組成又稱為三維角度,杆頭在運動過程是屬於動態運動模式,所產生的綜合數率為關閉率(CLOSURE RATE),檢測高爾夫數據前需要對球杆進行檢測,測試流程為球杆的長度、總重量、揮重、振頻(CPM)、傾角及杆頸角,長度的要求依據球員身高匹配適合揮杆平面,總重量考慮球員體能及能力,揮重是調配球員速度揮杆穩定,振頻是球杆在不同速度表現的參照依據,傾角是參照距離及球員擊打模式的指標,水準角是觀察球杆與球員匹配度的重要數據,球杆所產生的數據是高爾夫運動中最快速解決球員問題方法,球杆數據不需要品牌或是價格做參照,需要的是能匹配當下球員使用,並解決球員揮杆問題的球杆

球-高爾夫球主要分為核心層、穩定層、表面層

核心層-目前市面上除TITLEIST PROV1X為雙核心外,其餘都是單核心,核心層目前材質都是橡膠製成為主,主要產生彈力係數,特點是抗壓及還原性佳。

穩定層-各品牌各系列有不同的設計功能,市場上目前有2層球、3層球、4層球、5層球、6層球,穩定層對於高爾夫撞擊時起到變形減小及高爾夫球摩擦面積降低係數,對於側旋條件產生降低作用

表面層-高爾夫球表面層,主要材質為聚氨酯,設計結構為蜂窩構造,聚氨酯特性以延展性及耐磨性能為主要考量,蜂窩構造是為了讓高爾夫球在空中飛行時與空氣產生的風阻結合,使高爾夫球能獲得更穩定及較久的飛行距離,目前市面上主要高爾夫蜂窩數量分佈為318渦旋~388渦旋,

FOREMOSTX3(318)X4(336)

TITLEISTPROV1(328)PROV1X(352)T0URSPEED(346)TOURSOFT(346)Velocity(350)TITLEIST TruFeel(376)

TAYLORMADE TP5(322)DISTANCE+(342)

HONMA TW-S(338)FUTURE XX(326)

以上列舉一些知名品牌高爾夫球,高爾夫球渦旋數量大小對應不同撞擊速度,速度低選擇層數少彈力值高的球及渦旋數量小的球,那麼球友應該如何選擇適合的高爾夫球?

可以前往FORESIGHTSPORT數據檢測中心,使用GCQ/GC3/FALCON進行測試,觀察同樣的杆頭速度在使用不同的高爾夫球時所產生的球速度以及距離,觀察旋轉值的變化,這樣可以更快速及精准地找到適合自己的球。

上一篇
認識高速攝像機
下一篇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