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產品
  • 服務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  
    • 首頁
    • 產品
    • 服務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首頁
  • 產品
  • 服務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  
    • 首頁
    • 產品
    • 服務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無師自通也能成為職業球員嗎?

人總是要有夢想的,萬一不小心就實現了呢

"職業球員"這個在高爾夫運動最高的職位也許是許多人的夢想,對於我那是想都不敢想,當初與高爾夫結緣純粹是業務需求,打球只不過是希望能幫公司多拉點業務,像現在高爾夫圈子一樣大公司老闆愛打球,有一推搞業務的帥哥美女在裡面拉關係。

原本認為高爾夫沒啥魅力也沒什麼運動量,剛開始就是打業務球 .但是打著打著身邊就出現老司機,沒事看你這麼菜的球技就約約小賭一番,慢慢就開始加碼然後你就開始奮發圖強了,因為不想老是輸,又輸錢又輸面子,連小姑娘都一起笑話你,我記得那時的我除了上班睡覺以外都在練習場,每天練到腰酸背疼,還是沒有明顯進步,在練習場幾乎每個人都是你的過路師傅,一走到你後面一定要提幾句他畢生所學,結果可想而知,更亂了!我真懷疑這些傢伙就真不想讓你打好。

算算我進入高爾夫也有快17個年頭了,2008年買了一套馬基高套杆還是純刀背的,賣我的老闆本身是職業球員,我只是提醒他我要買一套打得好的球桿,每想到這老闆估計能看到未來,就幫我挑了一套職業款,前面這一個月我幾乎要放棄高爾夫了,誰能想到8年後我真的成為職業球員了,那一年我55歲.

成為職業球員並不在我的人生規劃中,對自己的高爾夫能力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促就我成為職業球員還真是一段奇緣,這就不得不說FORESIGHTSPORTS的高爾夫監測器改變了我的高爾夫,2014年3月在北京鳥巢舉辨高爾夫博覽會,應好友之邀前往遊玩,好友公司也剛好有展位展出產品,就是FORESIGHTSPORTS的高爾夫模擬器產品,當初就一款設備GC2,當時的高爾夫展覽規模算是很大,各種高爾夫相關展品玲瑯滿目,幾乎高爾夫產品都到齊了,但是最好看的還是高爾夫模擬器的展位,差不多佔了快要一半,第一天很興奮走馬看花把展區繞了一遍又一遍,第二天就沒啥興趣再去逛了,我朋友就說讓我去打模擬器,我還記得打的是一款GC2的改良款GCK,這款設備當初是為了進入高爾夫練習場,GCK當時就已經實現觸屏控制/揮桿錄製/線上回看等等功能,如今滿大街都是當初GCK的影子,一開始接觸高爾夫模擬器感覺不太真實,甚至感覺他不太準,總之打不好是他的問題,慢慢的打了一天下來漸漸變得有意思了,開始在做一些變化球的嘗試,後面越來越覺得模擬起蠻好玩的.尤其是考試的功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打出高分,感覺有哪麼一丟丟的快感,原來模擬器還可以這麼玩.

結束了展會又回到正常的生活,該工作工作該打球打球,日子簡單又快樂,直到2015年結束了公司工作後,我又開始了一段奇遇,2016年初一個當時公司的手下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工作,正在銷售一辦公樓,有一天找我去坐坐想看我有沒有一些資源提供,我當時腦袋一熱就想資源不都在我身邊嗎,這幾年高爾夫下來幾乎所有老闆都認識,接著我們就在思考如何讓這些老闆過來,開個室內模擬器館不就搞定了,說幹就幹,但是開室內場館模擬器肯定需要有,當時設備是不便宜的,後面找了FORESIGHTSPORTS大中華總代理的劉老闆,由於我們也是球友劉老闆非常大氣,讓我用租的,就這樣我租了一台GC2跟GCK,開始我的高爾夫生涯.剛開始我對模擬器也不是很清楚,市面上這麼多的模擬器,當時最夯的應該是韓國的GOLFZON,他們家的產品不但有美女球員互動,打好球時還有音效及掌聲,最特別的是獨家專利的動態擊球區域,可以隨著球位高低進行模仿改變高低,可以說是在室內模擬器上獨領風騷,而我使用的產品就沒那麼多樂趣了,安靜枯燥但是精準,經過六個月與GC2不間斷的磨合下,我的鐵桿越來越精準,一號木也越來越遠,遺憾的是我的球友變得越來越少了,抓鳥得能力不斷的在增加,當然也因為我一直在打同一個球場,對場地策略及果嶺地形瞭如執掌,這也是我提升成績的重要因素,周邊的人對我短期飛越般的進步都很質疑,總喜歡問我怎麼進步的,我告訴他們因為在模擬器的數據下容易找出每次擊打時好壞的差異,而且數據還是特別容易記住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我每天都有至少超過8小時的接觸高爾夫,無論切桿或是揮桿,我基本除了睡覺不是在練球就是在打球,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高爾夫已經是我的職業了。

首次接近職業球員

我的一位好朋友也是一位職業球員的父親告訴我,台灣長春職業協會與大陸高球愛好共同將成立大中華長春職業高爾夫協會,第一次舉辦長春職業入會考試,地點在惠州棕梠島高爾夫球場,問我要不要去試一試,對於我來說這是一次實現夢想的機會,但是當時已經54歲的我還是自信不足,畢竟在自家場地跟到外地球場還是沒那麼自信,尤其還要跟那麼多有名的職業球員同場競技,考慮再三我跟這位朋友說是否可以先去觀摩,下次考試再報名,最終經過他去與協會商量同意讓我去觀摩學習,就這樣到了比賽那一天我到棕梠島高爾夫球會參加活動,一到練習果嶺看到的都是台灣高爾夫的大神,有日巡冠軍像謝錦昇老師、盧建順老師、林吉祥老師,還有首位美巡陳志忠老師等等需多耳孰能詳的高爾夫前輩,我能參與集中真的是備感殊榮,看到這些老師在認真的準備下場前的熱身,我在旁邊虛心的學習這些老師們推桿及切桿的技術,難得的學習機會肯定不能浪費的,這就是我第一次與高爾夫職業的接觸。

第一次成為職業球員

經過棕梠島與職業球員活動後,很快就迎來第二次的職業比賽與考試,地點在福建莆田媽祖高爾夫球場,我迫不及待地報名參加了考試,多日的練習及準備信心滿滿期待能一次過關,這次有幸跟陳志忠老師同組,考試的時間已入秋,正是媽祖球場所在地湄洲島氣候變化的季節,經過一天的比賽被吹得東倒西歪,成績也是慘不忍睹,心想應該是能力還不足以進入職業賽道吧,結果變化更大的是這個比賽不知啥原因就停辦了,我的職業夢難道就沒了嗎?

意外總是來的驚奇

雖然大中華長春職業沒得玩了,我在比賽認識的一位台灣球友說我可以去考香港長春的職業協會,剛熄滅的心又被燃起,這位朋友告訴我香港長春三天考試平均桿數83杆,我當時心裡在想這麼容易?這是啥職業協會?反正都是職業何不去試試,考試地點在清遠獅子湖高爾夫球會,場地是真的好,光練習場就可以排在大陸前列,我的監考官是協會的會長呂會長,由於場地距離較短果嶺又平順,第一天直接打出71杆,正當自己位努力成果開心時,呂會長又送一個大禮包給我,他操著港式中文同我講"杜生例波打猴猴,明天放輕鬆通過了"突然就這樣我有職業身分了,有點興奮立刻把好消息連夜通知一眾好友及家人,意外總是來的驚奇。

職業球員不是人幹的事

成為職業球員當然就是要參加比賽,由於我是香港長春職業球員身分,協會比賽基本都在廣州,而我又是住在廈門,剛開始滿懷興奮從廈門出發廣州各個場地比賽,舟車勞頓無論是開車或是搭大眾工具都是又累又遠,最主要的是這個協會比較像球隊,比賽氛圍開心融洽說說笑笑,競爭壓力不大,關鍵是大家都說粵語,我又聽不懂比較難融入,漸漸地就脫離了協會的活動,我也就回歸到正常人的生活中了,職業球員身分可以說是有名無實。

挑戰職業新高度

2018年3月9日歐巡VOLVO中國公開賽資格賽在廣州南沙高爾夫球場舉辦,沉寂一陣子的我又蠢蠢欲動了,經過與舉辦方了解報名資格後,用香港長春職業高爾夫協會的身分資格報名參加這場高規格的資格賽,又是完全陌生的場地,而且全程是用走路的,對於56歲的我是既期待又害怕被傷害,為了能適應比賽體能需要,特別買了一部訓練腳踏車,每天在家騎行訓練腿部肌肉,經過多日準備在比賽前兩天就到南沙高爾夫球會進行賽前訓練,熟習場地及測試一下體能,結果資格賽場地是山場前九洞及湖場後九洞進行,全程可以坐車,心理松了一口氣這下體力不用擔心了,但是第一天練習輪就差點放棄,因為是歐巡資格賽場地總碼數直接過7000碼,對年輕選手不算甚麼對於我們那可是辛苦活,南沙山場從第一洞到第九洞基本都是歪歪斜斜的,關鍵是窄,稍有不慎就失分,湖場稍微寬一點但是距離遠,大多是450碼的四桿洞,場地還上上下下的,第一天練習就是87杆收工,估計這次資格賽沒啥戲了。

到了比賽前一天報到時還發生一段小插曲,我到主辦方報到時,工作人員看了我一眼問說"請問您是哪一位球員的家長",我愣了一下回答說我就是球員,換他尷尬地活答說不好意思,請問您的姓名我說杜XX,他連忙翻著報到名冊仔細地尋找,看他翻了幾頁我問他名冊按什麼排列,他說按年齡我想我應該是年紀最大的,就請他翻到最後一頁找找看,果然最後一個名子就是我,就這樣在雙方都哈哈的氣氛下辦好了報到手續。

起的比雞早的職業球員

資格賽當天可以說因為興奮是徹夜未眠,在床上輾轉覆轍終於到了4點起床,洗漱一番後簡單做了一下熱身就迫不急待趕到球會吃早餐,我又是第一個報到,餐廳都還沒有準備齊全,為了早點去練習場就隨便吃了早餐,有時候老天真的是折磨人,廣州這種南方城市3月天居然有寒流,早晨氣溫5度,這是應了老天那句話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還是自作孽不可活,在這個溫度下我這個老筋骨能不能揮的動呢?我出門時可是穿了厚厚的防寒外套,五點多到達練習場時我還是第一個到的,那時間天都還沒亮,當我脫下外套時一陣寒意瞬間湧來,趕緊地又把外套穿上,看到練習場一字排開的真草練習打位,我知道今天參加的是真正的職業賽了雖然這只是資格賽,當天空泛白時選手們陸陸續續到達練習場時,我看到了許多的外國球員,各個精神抖擻,有的跟自己教練也有的帶著自己的球僮,幾個歐美球員又高又壯,它們習以為常地進入練習環節,一點也沒有考慮天氣問題,都陸陸續續進入真草區開始練習,我好像一個旁觀著在旁邊看著他們練習,當時真的沒有勇氣加入他們練球,感覺差距不是一般的遠,但是我大老遠來到這個比賽為的不就是不想錯過跟遺憾嗎?外套一脫說幹就幹,我鼓起勇氣加入他們的練習區域,但是說實話真的好冷,我過去時幾個選手還看了我一眼心裡想這老先生是誰,怎麼會跟他們一起練球,當我空揮幾下以後開始打球每想到第一顆球揮出後居然打了一個SHANKING,相信你能感受當時的我是有多尷尬了,雖然接下來沒再出現尷尬場面我也匆匆地結束了練球,很快到了出發時間跟我同組的是一個澳洲球員、一個美國球員、一個韓國球員,除了韓國球員約30歲左右,另外兩位都是20出頭小夥子,我是最後一位開球,當他們開完球後我目測了一下估計都有個近300碼距離,輪到我上場時播報員唱出我的名字剛開始走上去還勉強能夠鎮定,當我彎腰插T時突然發現我的手在抖動,不小心將球從T上抖了下來,心跳也開始加快平常練習怎麼揮桿就突然忘光了,深呼吸了幾下開始調整自己,沒想到一望向球道居然看到一個老外裁判在望著我,這下更崩潰了,我快速準備瞄準球道大力一揮,球直接朝著那位裁判的頭飛過去"OB",我趕忙再補一顆球,突然我不太緊張了,揮桿記憶也回來了,這次開球又直又遠,當然跟那幾位還是沒得比,就這樣一路享受這場資格賽,最後83桿收場,回到出發站我跟球僮說球包寄著就可以明天接著幹,球童回答我"杜總您沒晉級明天打不了"啊!就這樣結束了我的第一次歐巡資格賽。(未完待續)

上一篇
台中鼎峰高爾夫練習場數據中心
下一篇
無師自通也能成為職業球員嗎?(二)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